用故事讲道理的校园大V

首页 > 教育新闻 > 新闻阅读存档/2016-05-25 / 加入收藏 / 阅读 [打印]
下班后,徐川在办公室回复“粉丝”的留言。新华社发

    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思政教师徐川在微信上“火”了一把:他个人微信号“南航徐川”推送了一篇题为《我为什么加入中国共产党》的文章,被共青团中央、人民日报等官微转发,阅读量很快突破10万人次,并陆续被300多个微信号转载。

    “让人沉静下来,更加坚定了信念。”“好想去蹭课!”……网友纷纷留言发表感言。能把一个严肃的话题写得让成千上万人爱看,还纷纷转发,人们不禁好奇,这个“南航徐川”究竟是个什么样的人?

    履历丰富,想陪着一群学生毕业

    熟悉徐川的人都知道,这个80后教师不简单:曾是某知名外语培训机构学生评分最高的优秀教师,在多所国外大学教授过中文、书法,担任过女足世界杯翻译官,可以说履历丰富。

    然而8年前,在个人事业蒸蒸日上的时候,徐川放弃了高于现在收入10余倍的高薪,来到南航应聘辅导员职位。在旁人看来,这一选择令人费解:“是不是想把南航当作一个职业跳板,待几年又要跳槽?”

    “我想从事真正的教育,陪着学生从大学毕业。”徐川是这么说的,也是这么做的。

    几年前,机电学院一名学生找到徐川倾诉烦恼,说自己想考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研究生,父母朋友都很不理解。“有想法就勇敢去追!”徐川鼓励他。那一年,这名学生落榜,第二年终于考上了。

    这件事让徐川一直记忆犹新。在他看来,辅导员最核心的使命是与学生的沟通,尤其是当学生面临思想迷茫、情感挫折和规划困惑时。

    谈节日讲传统,引爆网络正能量

    去年5月4日,一篇名为《青年节里谈中国》的文章刷爆朋友圈,文章从3个小故事出发,用幽默、轻松的方式号召广大青年学生涵养中国气质、宣扬中国故事、传递中国声音,被共青团中央等多家官微冠以“深度好文”的标签转载发布。

    这是徐川节日系列文章的第一篇力作。

    文章良好的反响出乎徐川意料。“在思政教育中,我们往往因信仰、爱国等话题过于尖锐而不敢谈。但思政教育就是要做到勇亮剑、敢发声!”徐川说,当下,95后学生已是大学校园的主角,他们成长在全球一体化的网络时代,光顾着“洋快餐”,更新着“欧美剧”,扮演着“微博控”,网络成为他们现实生活中的理想国。搭建网络平台,以短平快的方式与学生交流互动,用自己的小磁场和正能量影响身边的一批人,成为徐川开展思政教育的突破口。

    随后,他的《建军节里谈英雄》《国庆节里谈爱国》《重阳节里谈敬老》等“节日谈”系列评论文章陆续被众多官微转载发表。一年下来,他围绕节日写了33篇文章,累计阅读量突破千万人次,在微博、微信等各类网络平台上掀起热烈讨论。

    此外,徐川在微信上还发表了大量有关传统文化的文章,说庄子、谈禅宗、聊魏晋、讲周易、读水浒、谈西游,带领粉丝去历史文化中“串门认亲”。

    “感觉整堂课都在听段子,一堂课笑岔气好几次!”一名学生听完讲座说。徐川把诙谐幽默的风格延续到了课堂上,一堂课下来掌声和笑声此起彼伏。关于上课,徐川有自己的秘诀:“我永远都是以10比1的比例来备课,也就是说,1个小时的课堂内容需要10个小时的课前准备。”

    如此有料的课,从来不缺“粉丝”。不用点名签到,教室总是被挤得满满当当的,还有一批“铁粉”要抢前排;开设“中国传统文化概论”选修课,选课系统开通仅3秒钟,名额一抢而空……许多学生感慨,上课时心不在焉的毛病被“治”好了!

    有问必答,回复学生留言十万余条

    “异地恋能长久吗?”“能,难。”

    “心痛怎么办?”“如果是生理的,治疗;如果是心理的,话疗。”

    “川哥好,无聊怎么办!”“幸亏你加了个逗号。”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这些是从“南航徐川”微信号里摘录的问答。微信是徐川和学生沟通交流的重要平台,他的回答常常带着诙谐的“段子手”风格,在谈笑间就把道理说透了。

    时间久了,徐川的粉丝越来越多,成为校园里的“网络大V”。很多学生会将自己的困惑、烦恼在徐川的微信号留言倾诉,每一条他都一一回复,一年多来,回复各类留言和提问10万余条。

    目前,“南航徐川”持续高居全国高校辅导员微信号原创排行榜中榜首位置。据统计,在“南航徐川”微信号的粉丝中,南航校内师生只占1/10,更多的是全国各地甚至国外的粉丝;从职业分析来看,超六成是青年学生,其他以高校教师和家长为主。

    “你这样回复每一条留言不累吗?”常有人不解地问。徐川坦言,为了回复留言,他常常要忙到深夜,“但只要一想到屏幕那边期待的眼神,我就有了坚持的理由和动力!”

    “在这个人人都有麦克风的自媒体时代,每个学生都掌握话语权。我们要用学生喜欢和接受的方式和他们对话,为他们解惑,陪他们成长。”徐川说,这就是新媒体时代网络思政引领的意义所在。

    本报南京5月24日电